历法中说: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瘀极点,故名也。”从小暑开始,便是头伏,进入了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季节,应该顺应“春夏养阳”的原则,蓄养阳气。
高温天气,多待在空调房里,室内与外界温差较大,加上现代人工作压力较大,抵抗力较差,容易引起感冒。可利用推拿的方式防治感冒,具体方法:用左手或右手在后颈反复搓擦30次,然后搓擦大椎穴30次。后颈为足太阳膀胱经走行之处,根据伤寒六经传变的规律,太阳经是抗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所以搓擦后颈和大椎穴可防治感冒。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千里寻健康,还选雨之堂
雨之堂中医门诊部将竭诚为您服务
空调wifi西瓜,啤酒烤串龙虾,该是炎炎夏日的几大乐事,但在惬意之下却隐藏着诸多隐患。
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长时间下来,免疫力下降,机体适应不良,空调病自然而然不请自来。
空调病表现:
空调病主要表现为鼻塞、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以及一些皮肤过敏的症状,如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皮肤变差等等。所以常常会听到坐在空调屋里的人说“我觉得头痛、眼冒金星,还爱忘事”之类的。
空调病预防:
1、使用空调必须注意通风,建议您每天定时打开窗户,关闭空调,让新鲜空气流通,每两周清扫一次空调机尤佳。
2、从空调环境中外出,应当先在有阴凉的地方活动片刻,在身体适应后再到太阳光下活动;若长期在空调室内者,应该到户外活动,多喝开水,加速体内新陈代谢。
3、空调室温和室外自然温度不宜过大,以不超过5度为宜,夜间睡眠最好不要用空调,入睡时关闭空调更为安全,睡前在户外活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
4、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不要让通风口的冷风直接吹在身上,大汗淋漓时最好不要直接吹冷风,这样降温太快,很容易发病。
5、严禁在室内抽烟。
6、应经常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出入空调环境、冷热突变,皮肤附着的细菌容易在汗腺或皮脂腺内阻塞,引起感染化脓,故应常常洗澡。
7、使用消毒剂杀灭与防止微生物的生长。
8、增置除湿剂,防止细菌滋生。
9、不要在静止的车内开空调,以防汽车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回流车内而发生意外,即一氧化碳中毒。
10、空调环境下注意衣着保暖。
在中医看来,这是因为人们先受暑湿之邪侵袭,又感受寒邪,导致暑湿被寒邪遏制,而出现的夏日感冒。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外邪内传,病情加重。故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务必在表证(初期)阶段加以治疗,及时康复。一般治疗原则是辛散解表,使邪气从表而散。还可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适合的药膳治疗。
01、风热表证型
患者表现为发热、微恶寒,鼻塞,流涕,咽喉痒、痛、红、干,欲饮水,咳嗽痰黄,舌苔薄白,脉浮数, 宜选择辛凉发散、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药膳。
桑菊浙贝茶
【原料】桑叶100克,菊花50克,浙贝母50克。
【制法】将上述原料研为粗末,用纱布袋分装,每袋15克,每次用1袋,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频频饮用。
【特点】本方亦食亦药,具有疏风清热、解表宣肺的功效,适用于有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症状的空调病患者。方中桑叶、菊花,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浙贝母止咳化痰,相互配伍,可辛凉宣散,将闭锁在体内的热邪驱出体外,达到宣肺止咳的目的。
葱豉豆腐汤
【原料】豆腐250克,淡豆豉12克,葱白15克,调料适量。
【制法】先将豆腐切成小块,加入淡豆豉放水同煮,煮沸10分钟,再入葱白,略煮片刻,趁热食之。
【特点】本品辛散解表,清热润燥,适用于有发热、口渴、咽干等症状的空调病患者。方中的淡豆豉、葱白可辛散解表;豆腐性寒味甘,可清热润燥,三者合用可驱散体内的风热之邪。
芫荽生姜汤
【原料】芫荽(香菜)10克,生姜10克。
【制法】将芫荽洗净切碎,生姜洗净切片。先将生姜放入锅中,加水一碗,在火上煮沸2分钟,然后加入鲜芫荽及调味品即刻出锅。
【特点】本品中芫荽辛温,生姜性温味辛,可发散风寒,温中止呕,二者配合可将闭锁在体内的风寒邪气透达于表,而且对胃寒恶心,也有治疗作用。
02、暑湿外感型
表现为身热不畅,微恶寒,汗出而热不解,头痛头重,身重困倦,胸闷呕恶,食欲不振,口淡而黏,小便赤短,苔黄腻,脉濡。宜选择清热解表、祛暑利湿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及药膳。
扁豆荷叶粥
【原料】扁豆(去荚)15克,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糖适量。
【制法】将粳米及扁豆淘洗净,加入水煮粥。待粥熟后,加入适量的糖,搅拌均匀,趁热以荷叶覆盖粥面上,直至粥呈淡绿色,弃荷叶,即可食用。
【特点】本品有清热、解暑、化湿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重、脘闷泄泻、恶心纳呆等症状的空调病患者。扁豆性平味甘,健脾和胃,清热祛湿;荷叶性凉味苦辛,既能清热解暑,又能祛湿止泻,还带有宜人的清香气味;粳米性平味甘,健脾益气。三者配合,可清暑湿。
三鲜茶
【原料】鲜藿香15克,鲜佩兰15克,鲜薄荷20克。
【制法】将三味原料切碎,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特点】藿香、佩兰清暑化湿,薄荷辛凉疏散,清解暑热,相互配伍,具有清暑疏散、芳香化湿功效,对于暑湿外感型的空调病有一定裨益。
好啦,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啦,夏天虽热,但大家也不要太贪凉哟~
《本草纲目》里说赤小豆有“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的功效,并说:“赤小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呕,而治下痢肠僻,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
【宜食】赤小豆有消水肿的效果,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以及肥胖症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同时产后缺奶和产后水肿的妇女也宜食。
【忌食】尿多之人不宜食用。
赤小豆粥
赤小豆30 ~ 50克,水煮至半熟,放入粳米100克同煮,加白糖调味亦可。此粥有健脾益胃、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通乳作用。适用于水肿病、下肢湿气、小便不利、大便稀薄、身体肥胖、产后乳计不足等症。
荔枝,味甘,性平,无毒。食之止烦渴,头重心躁,背膊劳闷,有生津止渴、补脾益血之效。用于久病体虚、烦渴、呃逆、胃痛、外伤出血等。李时珍曰:“荔枝气味纯阳,其性畏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也。病齿及火病人尤忌之。”
[宜食]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产妇,老人,体质虚弱者,病后调养者,贫血、胃寒和口臭者。
[忌食]糖尿病者,阴虚火旺、有上火症状者,阴虚所致的咽喉干疼、牙龈肿痛、鼻出血等症者忌食。
薄荷,味辛,性凉。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喉、理气。
[宜用]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者宜食;口疮、口臭、牙龈肿痛以及风热瘙痒者宜食。
[忌用]阴虚血燥、汗多表虚者忌食;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切忌多食。
薄荷可平缓紧张愤怒的情绪,能提振精神,使身心欢愉、帮助入眠。
养生茶推荐:
薄荷菊花茶
材料:薄荷6克,菊花10克,茶叶3克。
做法:沸水浸泡,代茶饮。
功效:本方以薄荷、菊花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茶叶提神、清利头目。用于感冒风热,头目不清,头昏。
体质特征属“阴虚火旺”型。表现为口燥咽干、手足心热、两颧发红、潮热盗汗、虚烦不眠,体形偏瘦、喜冷饮、大便干燥,耐冬不耐夏,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阴虚体质者重在固摄肾阴。阴精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最忌长期熬夜、睡眠不足,过度节食减肥、营养不良,运动过度、大汗淋漓而耗伤阴精。
养生策略保障睡眠,避免熬夜,适当进补。
运动养生: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保健功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皮肤干燥甚者,可多游泳,不宜洗桑拿。
推荐食材:阴虚者主要是阴精不足,而肾主藏精,故阴虚者以肾阴虚居多,在饮食上应多食滋补肾阴的食物。在调养时以“养阴降火,滋阴润燥”为原则。
夏季骄阳似火、酷暑蒸灼、高温燥热。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特此,湖北省中医院药事部为您推荐夏日清凉饮品。
1、三子饮
莲子、扁豆、薏苡仁各30克,慢炖30分钟后即饮。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清、养心安神;扁豆健脾化湿、消暑清热、解毒消肿;惹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三者皆为夏日清凉解暑之佳品,但偏寒性体质者不宜饮用。
2、夏桑菊饮
夏枯草10克、桑叶8克、菊花5克大火烧开,待凉即可饮用。夏枯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夏桑菊饮可用于缓解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为清凉温和的凉茶饮品,但虚寒体质的人不适合长期饮用。
咽炎中医称为喉痹,《景岳全书》云:“喉痹一症,虽多由火,而复有非火症也,不可不详察也。盖火有真假,凡实火可清者,即真火症也虚火不宜清者,即水亏症也。”
对于咽炎真火症宜清热,水亏症宜养阴。
故针对不同症状辨证提出两剂中药代茶饮防治咽炎。
➊清热:金银花、菊花、胖大海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的功效。
❷养阴:枸杞、麦门冬、菊花等,具有养阴、生津、利咽的功效。
小贴士
中药代茶饮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剂型,指用中草药与茶叶配用,或以中草药代茶冲泡、煎煮,然后像茶一样饮用。其以驱邪治病、防病保健为宗旨,具有方便、有效、廉价、适用性广的优点,宜长期服用,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发挥了重要作用。
“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称奇。”足浴是深受大众认可的一种保健养生方法。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每晚都运用足浴来强身健体;近代京城名医施今墨每晚必用花椒水来泡脚养生。足浴是运用中医原理集治疗保健为一体的无创伤自然疗法。人体各器官均在脚部有特定的反射区,通过对脚部的刺激,能激发人体潜在的功能,调整身体失衡的状态,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对于口服中药困难的小朋友,将中药煎煮后滤渣取液,调至适当温度,浸泡双脚,同样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
比如反复发热的患儿,运用中药方足浴,不但能够快速降低体温,降低临床使用退热药物的频率,减少体温复升的机会,还能调节脏腑功能,标本兼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结合穴位按摩,可取得更好效果。
现如今,减肥已经成为大众的一种主潮流。中医认为胖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中医减肥利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从调整内分泌入手,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的统一,达到减肥的目的。同时,中药减肥还能起到滋补和保健的作用。
降脂减肥茶:由荷叶、银杏叶、桑叶、黑茶各10克冲泡而成。荷叶清心解暑、散瘀止血,所含生物碱能降血脂,有效分解体内脂肪;银杏叶活血化瘀,化浊降脂,能帮助人体消除体内沉积脂肪;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有抑制脂肪肝的形成、降低血清脂肪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黑茶为发酵茶,具有降压、降脂、降糖的功效。
降脂减肥茶是爱美女士夏季瘦身减肥、养生健体的理想选择,但也只起辅助作用,减肥还应科学合理,经常锻炼,合理饮食。
当前8页/共2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