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里有云:“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沟通了五音、五脏和气的五种运动方式的内在联系。湖北省中医院老年病科甘爱萍主任医师提醒您: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个组成部分。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曲活泼欢快的乐曲能使人振奋精神、激发情趣;而一首优美雅静的乐谱却让人畅志舒怀、安定情绪;相反,一曲悲哀低沉的哀乐,却能催人泪下、悲切不已。
《家和国乐》是在《黄帝内经.五音疗疾〉的基础上,糅合医学、易经、音乐、人脑开发、生物场等众多理论,在上千首中国名曲中,精选而出的最有益中国人身心、最代表中国文化精粹、最能健脑益智的经典曲目,辅以自然之音,独家打造的一部音乐盛典。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过后,阳气潜藏,阴气渐盛,转入严冬。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提示您:寒冬时节,宜防寒护肾。
➊保暖防寒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即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不能受寒,所以,外出时要戴帽子和围巾,保护阳气。其次要注意脚部保暖,经
常用温热水( 45 ~ 50°C) 泡脚,按摩和刺激涌泉等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
❷注意养肾
一年四季中 “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 按照人与天地的关系,冬天重在养肾。小寒时节,天气寒冷,可适当药膳进补。如莲藕鲤鱼汤可以补气血、滋阴补肾;黑豆羊肉炖当归可补血益肾;山药粥、茯苓粥等有健脾益肾的功效。
千里寻健康,还选雨之堂
雨之堂中医门诊部将竭诚为您服务
“最近饮食都吃的什么东西啊?”在雨之堂中医门诊部的一间诊室内,一位身着白大褂,满头银发的慈祥老人正柔声细语地询问着患者的情况。“你的胃不好,要少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啊。”她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叮嘱和关怀,如同一位慈爱的长辈一样。
▲和蔼亲切的【石汉碁】主任
这位老人,是雨之堂中医门诊部的脾胃病专家,【石汉碁 】主任。
1959年,石主任顺利考入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开始了对中医的系统学习,也就此开启了自己与中医长达50余年的缘分。在学校的6年时间里,石主任系统学习了中医内、外、妇、儿各科的专业知识,这为她打下了极为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毕业之后,石主任前往大冶市的一家医院工作,这一干就是8年。在此期间,她也是诊治各科患者,门诊与病房兼顾,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
▲【石汉碁】主任的诊室
1973年,石主任被湖北中医学院调回了学校,担任内科教研组的老师。在有课程安排时,石主任会给学生们讲授中医课程,在没课的时候,她就埋头于临床和科研工作,扎根临床的石主任,擅长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功能紊乱、便秘、腹泻、胆囊炎、胆石症、肝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对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也造诣颇深。
由于精通内、外、妇、儿各科知识,石主任治疗的疾病种类相当广泛。她常说:“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中的各个脏腑器官也是相互影响的,不可以割断。”因此,石主任在日常看诊时常常从整体入手,多方面综合治疗,而且,她看病条理清晰,分阶段治疗。
拿石主任最擅长的脾胃病治疗来说,在开始阶段,患者常常有胃痛、吐酸水等症状,十分难受,因此,此阶段治疗以消除患者症状为主。在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再根据其具体情况或补脾胃、或健脾祛湿、或调理肝胃……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的疾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石主任一直遵循的治病原则。
“当然,脾胃既需要治,也需要养,因此患者的积极配合也是很重要的。”石主任强调。“不打嗝了、不吐酸了……许多患者往往在症状消除之后就疏忽大意起来,但如果此时患者在饮食上不注意的话,疾病是很有可能复发的。因此,我往往会反复提醒患者少吃生冷、辛辣、不易消化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如火锅、烧烤、糯食等。”
▲【石汉碁】主任细心的为患者看诊
徐先生28岁,从部队退伍回来后,养成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常常大鱼大肉,1000ml的冷饮一饮而尽,他的身体迅速发福,感到身体不适的他前来找石主任诊治。石主任仔细观察患者舌苔,发现舌苔白、厚、腻且口中有异味,舌诊判断患者寒湿严重,遂辨证开出温里祛湿的中药,嘱患者服用。服用一段时间中药后,患者舌质开始转红,舌苔变薄,疗效显著。
对中医充满感情和责任感的石主任,直到现在依然勤勤恳恳地工作在中医临床第一线,“要对病人负责。能发挥余热,帮助他们解除病痛,就是我最开心的事。”她笑着说。
石汉碁主任应诊时间
应诊地点:雨之堂中医 永清门诊部
应诊时间: 每周一全天
乙肝是乙肝病毒慢性感染之后引发的肝脏的炎症,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特点的传染性疾病。
乙肝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乙肝严重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会严重损害肝脏功能 ,当病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肝脏合成蛋白、解毒和凝血的功能会逐步丧失,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甚至发展成肝癌。
而且由于乙肝在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的过程中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无异常症状,因此,患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病情恶化,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53岁的朱大伯住在盘龙城,他是一位长期乙肝患者,患乙肝已有20多年之久。前段时间,朱大伯在家突然咳血,且腹部肿胀、隆起巨大,开始不停腹泻。他大惊失色,赶紧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发现,他的乙肝已发展为肝硬化,且形成了肝硬化腹水。
由于程度较重,医院建议其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医院给朱大伯注射白蛋白,用利尿剂促其排尿解决腹水症状。尽管在用药短时间内确实有效果,但是停药之后,各种症状很快复发,就这样反反复复怎么也不能彻底根治,朱大伯苦不堪言。
▲【段正莉】主任细心地为患者看诊
经人介绍,他来到雨之堂,找到疑难杂病专家段正莉主任寻求帮助。段主任十分耐心地安慰患者,她仔细观察,发现患者面部发黑,腿部和腹部均有肿胀,是典型的肝硬化腹水的症状,遂反复斟酌,开出健脾行气利水的纯中药对患者进行治疗。
患者仅仅服药一个星期,在前来复诊时发现,患者的腿部和腹部肿胀处均恢复正常且面色也有改善,据患者反映,他的饮食恢复正常,而且没有腹泻,大便也成形了,疗效非常好,患者对段主任万分感激。
这早已不是第一位在短时间内经过段主任治疗而康复的患者了,段主任看病的特点正是见效迅速。还曾经有一位来自四川的张先生,因患有胆结石、经常感染而在医院住院长达半年之久,服用段主任所开中药仅一个礼拜,胆结石居然消失不见了!激动的他一大早就给段主任打来了电话:“我太激动了!结石都没有了!段主任,谢谢您!”。
▲【段正莉】主任的患者
【段正莉】主任治疗的众多患者,都因为见效迅速, 而对她深表感谢。
通过微信、电话等表达感激的语句,是对段主任高超医术的最大肯定。
段正莉主任应诊时间
应诊时间: 每周四下午
武术、中医、京剧和书法,作为我国的四大国粹,在浩瀚的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也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进步。
针灸,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更是极具中医特色的典型代表。针灸的历史悠久,据考证,它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时期的新石器时代。而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古人对针灸的最早描述了。
一根小小的不起眼的针,能够治疗的疾病种类范围却非常广泛。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300多种病症的治疗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对其中100种左右的病症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正因为其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针灸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唐法主任诊室
在我们雨之堂中医门诊部,也有一批擅长使用针灸为患者治病的专家们,张唐法主任就是其中一位。这位湖北省中医大师、资深针灸专家用自己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赢得了海内外患者的良好口碑。
张唐法主任的诊室内外,常会见到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患儿,这些患儿大多秽语发声,严重影响学习。经过张唐法的头针治疗,许多患儿不但症情缓解,而且恢复学业,他们都亲切地称呼张唐法主任“爷爷”。
张唐法主任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师从名医杨钧伯学习中医针灸,在求学期间刻苦研读古典医籍,从师五年余,得到老师的针灸真传。他的进针方法不同于教科书上的插入式,而是捻转进针,这种进针方法与插入式相比较,具有进针不痛、得气快的特点,技术要求也更高。
近年来,超声、胃镜等影像学已成为常规的诊疗手段,临床医生往往过于依赖影像学检查,而忽视了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张唐法主任50余年来则坚持仔细追溯病史,全面了解病情。
一位张姓患者。在7天前受风寒后出现右侧面部麻木不适的感觉,次日刷牙照镜子时,发现右侧嘴角漏水,右眼不自主流泪,口角向左侧歪斜。遂来到雨之堂门诊部,找张唐法主任就诊。
张主任仔细观察患者,发现患者神志清楚,但精神状态一般,右侧额纹、鼻唇沟较左侧浅,右侧闭眼、示齿不全,鼓腮漏气,口角向左侧歪斜。查看患者舌苔后发现舌红、苔薄白,脉弦紧。诊断患者症状为面瘫。
▲张唐法主任为患者拿脉诊治
于是张主任根据患者的病症取穴,以针刺治疗为主,配合穴位注射等疗法。
在3个疗程结束之后,张女士面部麻木的感觉消失,右侧额纹、鼻唇沟较前明显,闭眼、示齿、鼓腮等动作较前明显改善,两侧口角基本对称,症状消失。患者对张主任深表感谢。
▲张唐法主任为患者施针
张唐法主任的高超医术,不仅受到了国内患者的青睐,还受到了国外友人的推崇和肯定,也为我国传统的中医针灸理疗术扬名海外做出了贡献。
在1975年和1978年,张唐法主任先后两次共五年驻阿尔及利亚从事援外卫生工作;1991年作为武汉市专家组成员赴罗马尼亚讲学交流;1994年作为专家人员赴日本讲学交流。
在第一次援助阿尔及利亚期间,时任当地卫生部顾问的一位医学专家找到张唐法主任。原来,他的妈妈由于乳腺癌根治手术后患上肋间神经痛,痛苦不堪,在法国辗转多家医院治疗,病情毫无好转。张主任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治痛的针灸疗法为其治疗,短短一周后症状明显缓解,此后,张主任也多次被点名到阿尔及利亚进行援外工作。1978年到1980年间,他再次来到阿尔及利亚,每天门诊量均有百余人,为当地退行性骨关节病、哮喘、中风后遗症等患者开展针灸治疗,开办针灸培训班培养当地针灸医生,在异国弘扬中医国粹。
▲张唐法主任<左二>与阿尔及利亚医务人员合影
一位法国病人,患者有胃下垂病史5年多,完全不能进食,经多方医治无效,仅靠输液维持生命,慕名求治于张唐法主任。张主任辨证施针仅仅1次之后,病人即可以喝温开水:第2次治疗后病人自觉胃部有舒适感,可以喝牛奶;第3次治疗后,病人能进食少许面包。共针5次,病人进食如常人,患者盛赞张唐法针术神奇。
1994年,作为医院国际交流项目的专家,张唐法主任赴日本大牟田医院讲学交流。由于日本针灸治疗根基深厚,慕名而来的病人很多,院方请求张主任增加预约号,每天需要工作10多个小时。张主任毫无怨言、尽职尽责地为挂号患者们排忧解难。
张唐法主任的努力,使针灸成为重要的对外交流窗口,促进了针灸事业的国际交流,提升了中医的世界影响力。
古人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做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
▲张唐法主任为儿童诊治施针
张唐法主任总是想方设法为病人选用最有效最经济的诊疗手段,从不开大处方、过度检查和治疗。一次,有位突发性耳聋患者来就诊时,对张唐法主任说:“张教授啊,不管花多少钱我都愿意,只要我的耳朵能治好。”据患者说,曾在其他医院做过高压氧仓治疗,花了几千元,但症状没有明显好转。他向病人询问了发病情况,当即决定给病人针灸治疗,经过2个疗程后,该病人就痊愈了,总共只花了600元。
曾经有一位家住武汉市郊的中风后遗症患者黄老汉,慕名前来针灸科找张老就诊。黄老汉当时血压极高,病情不容拖延,需住院治疗,但无奈家境贫寒,住院费一时拿不出,张主任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工资为他垫上。
专家门诊病人很多,早上七点钟之前上班,中午一点钟吃午饭,是张唐法主任多年来因为工作而形成的习惯。每次查房,他第一个动作是把门轻轻关上;每次给患者检查,他总是先把听诊器在掌心捂热,再接触病人;冬天,他先把双手搓热,再给患者触诊。
他的同行和病友都说:“张老不仅是用银针在为病人治病,更是用心在为患者解除痛苦。”
2018年12月19日,雨之堂中医门诊部的专家罗愚主任像往常一样搭乘火车准备前往武汉应诊,却不曾想在火车上抢救了一位突发抽搐的病人。
▲【罗愚】主任抢救突发疾病的患者
罗主任搭乘的是Z37次列车。晚上9时许,他刚刚上车躺下准备休息。突然,列车的广播喇叭响了起来。
原来,十四车厢十三号的一位患者突发抽搐,广播在急切地寻找列车上的医生对其施救。罗主任二话没说,迅速赶往指定地点。
罗主任发现抽搐的是一位女病人,他仔细观察,发现病人此时呼吸急促、困难,腿部在不停抽动。他赶紧给病人把脉,发现她的脉率快且来指震荡剧烈,经过对病人瞳孔的光照发现瞳孔对光反射正常,罗主任才稍微安心。
他初步判断病人是得了癔症,他立即采用中医的抢救手法对病人施救,选择了比较稳妥的按压前臂内侧三阴经和脉搏的方法,而没有盲目控制病人的腿部抽动或掐人中,因为该病人的症状不是中枢性的问题,如果掐人中的话,病人惊厥可能反而加重抽搐。
在罗主任的奋力抢救之下,病人成功脱险,她是北京卫戎去的一位军属,在得知是罗主任抢救自己后,她对罗主任万分地感激。
患者因为罗主任的施救而转危为安,这段不平凡的经历,体现的不仅仅是罗主任的高超医术,还有他的医者仁心。
罗愚主任应诊时间
应诊地点:雨之堂中医永清门诊部
应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周六全天
应诊地点:雨之堂中医东亭门诊部
应诊时间:每周四上午、周日全天
应诊地点:雨之堂中医洪山门诊部
应诊时间:每周一下午、周四下午,12月11日起开始增加(隔周)周二下午。
冬至开始,就进入“数九寒天”,也就是“进九”;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也是脑卒中的高发时段。寒冷使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心脏和脑部负荷加重,易导致脑卒中。
在这里,小掌柜提醒大家注意:
01
注意保暖,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受寒,可使用口罩、围巾、帽子等保暖工具。
02
适当活动,鼓舞身体阳气,如搓手、搓耳朵等。人的手上和耳部有许多重要的穴位和反应点,通过揉搓手掌、耳朵可以充分刺激它们,调整身体功能,振奋阳气。
03
饮食上可适量多食坚果,坚果虽然油脂成分多,但都是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因此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糖尿病及预防冠心病等作用;坚果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矿物质、纤维素等;坚果还有御寒作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当然,吃坚果要适量,并且应因人而异。
“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
”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冬至日是“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机,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
冬季仍然要按照膳食营养平衡的原则来合理安排饮食,单纯靠某种食物是难以达到补益作用的。
谷薯类为主,适当搭配粗粮
谷薯类食物为主,注意粗细粮搭配能获得更全面的营养。山药、红薯、芋头等属于薯类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用其替代部分主食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适合在冬季食用。
多吃新鲜果蔬
秋冬有很多的新鲜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中医认为,梨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益气生精,能够补益肝肾。从营养学的角度,果蔬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化学物质,这些营养成分有益于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维护身体健康。
但是,水果中含有一些糖,对于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脾胃寒凉的人,不适宜吃太多偏凉性的水果,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
很多人在秋季讲究进补,但是吃太多的肉会给消化和代谢器官增加负担。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少吃肥肉,选择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选择。
饮食要清淡和规律
大鱼大肉的进补,不利于冬季养生。 冬季应坚持清淡和规律的饮食。
进补适度,控制体重
“贴秋膘”更适合“苦夏”的人。对于那些夏天呆在空调房里,并没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的人来说,秋天再贴秋膘的话,体重很容易就会超标。合适的体重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来说意义重大,因此秋季进补要适度。
及时补充水分
人的身体中最多的就是水。秋冬季节比较干燥,要注意及时给身体补水。口渴是个滞后的缺水信号,不要等感觉到口渴了才喝水。
食宜温,少寒凉
俗语说“秋瓜坏肚”,这与食物不洁和瓜果的寒凉对肠胃的刺激有关。秋天后不宜吃过凉的食物,尤其是直接食用从冰箱取出的食物,进食以温热为宜,避免胃肠道不适。
饮食咱们说完了,咱们接下再看看如何在严严冬日里保健养身呢?平常日常生活咱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大家就跟着小掌柜一起来看看吧~
艾灸通穴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 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起居宜忌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04
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05
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以下。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樊后宽】主任诊室
和蔼可亲的面庞,脸上总是带着笑容,这是雨之堂中医门诊部疑难杂病专家樊后宽主任给患者们留下的印象。
出身中医世家,擅长中医治疗各种内科、妇科、男科疾病的樊主任,多年来因为自己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显著的临床疗效而受到患者青睐,许多患者都是在口口相传下找樊主任前来求诊,而樊主任也用自己的努力帮助着众多患者解除病痛。
▲【樊后宽】主任细心的为患者看诊
痛风是一种复杂的关节炎常见病,发病时给患者带来的疼痛难以忍受。曾经在樊主任诊治下康复的一位患者的儿子不幸患上了痛风,于是,其母带他找樊主任求诊。樊主任发现患者下肢踝关节红肿热痛,血尿酸增高,在四诊之后辨证开出了中草药。
患者在服药两个多月之后,痛风症状就完全消失了。 始终挂念患者病情的樊主任担心其复发,在患者的老母亲来找自己看病时,常常向她询问患者的情况。在了解到患者几年来一直没有复发,而且前段时间去到台湾考察,在潮湿气候中也状况良好时,樊主任才放心。
另一位来自黄陂的患者,除患有痛风外,还伴有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在找到樊主任诊治时,他是拄着拐杖走进来的。患者的右下肢膝、踝关节均有红肿热痛,他表情痛苦,疼痛难忍。
樊主任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针对性地改变了服药频率。他叮嘱患者一天吃2副药,每6个小时服一次、每天4次服药。患者遵医嘱服药,三天之后,身上的红肿和热痛即消去,症状减轻之后,樊主任又再次改变服药频率,改为每天三次服药,经过20多天的巩固治疗,患者完全康复。
另外,对于不孕不育问题和一些妇科疾病,樊主任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的治疗下,许多夫妇都成功生下了自己的宝宝。
在日常诊治中,樊主任对于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也并不排斥,他常说:“现代医学的先进检查手段不是西医的专利,也是中医科学的延续,能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诊断疾病”。
曾经有一位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已在某大医院办理住院准备进行手术了,在手术室门口,她打电话给自己的母亲通知将要开始手术,其母此时正好在樊主任诊室看病,因为肌瘤是良性,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于是在母亲的坚决反对下,患者办理退院,改为在樊主任这里用中药治疗。
在坚持服用中药两个多月之后,患者去检查发现子宫肌瘤由原来的6.1cm减小为3cm不到,就这样,樊主任帮助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樊主任说,采用古代中医的一些经方和名方,是可以将良性肌瘤化掉的,但他同时强调,中药保守治疗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如果患者肌瘤过大,月经过多,贫血严重,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建议进行西医手术。
还有一位11岁的曹姓小朋友,长期患有支气管哮喘,每当气候稍有变化时就开始发病,发病时反复气促、咳嗽,嘴唇都咳紫了,情况十分严重。在各大医院治疗,用激素控制,经4、5年时间情况也不见好转。
经人介绍,他找到了樊主任。樊主任辨证开出药方,健脾养肺,3个多月之后小朋友的症状已消失。樊主任还是一直在关注着他的病情,如今几年过去了,小朋友的病情一直都没有复发,她的母亲说,儿子现在甚至脱掉衣服在操场上打球,也完全没有问题了。
从医40余年的樊主任,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在中医第一线,在他朴实无华的外表下,包含的是一颗关爱病人的精诚之心。
樊后宽主任应诊时间
应诊地点: 雨之堂中医永清门诊部
应诊时间:每周一、周二下午,每周六全天
你是否深受颈肩部疼痛的困扰
甚至夜不能寐
再也不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你是否偶尔出现颈部活动障碍
再也无法轻易做到扭头对心仪的人回眸一笑?
那么,你有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颈肩综合征!
不管是朝九晚五的白领
还是在家带娃的中老年人
都难以逃脱颈肩综合征向你伸出的魔爪!
当你深受其害的时候
有没有想过怎样摆脱它呢?
快来参加我们的雨之健康大讲堂
了解一下“颈肩综合征”这个惹人烦的家伙吧!
本期雨之健康大讲堂请到了我们的王述菊主任
为大家讲解白领族的心酸
肩颈问题的那些事儿!
现场还有免费体验环节
欢迎听听讲座
再感受一下针灸的魅力!
▲点击图片即可预约【王述菊】主任
| 主讲内容 |什么是颈肩综合征、如何预防颈肩综合征以及如何利用针灸来缓解颈肩综合征的症状。
| 主讲内容 |
什么是颈肩综合征、如何预防颈肩综合征以及如何利用针灸来缓解颈肩综合征的症状。
| 报名方式 |微信报名:关注雨之堂微信公众号,发送"姓名+电话+讲座报名"现场报名:前往门诊部导医台免费报名电话报名:拨打027-87056380进行免费报名
| 报名方式 |
微信报名:关注雨之堂微信公众号,发送"姓名+电话+讲座报名"
现场报名:前往门诊部导医台免费报名
电话报名:拨打027-87056380进行免费报名
活动时间:12月15日(周六)上午 10:30讲座地点:武汉雨之堂中医洪山门诊部 二楼(洪山区鲁磨路6号联峰广场 )名额有限,快来报名参加吧!
前50名报名的朋友还有精美小礼物相赠哦!
礼品送完即止
当前22页/共2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